1996
〈澎湖的聚落單元:兼論清代澎湖的地方自治〉,刊於《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》81:53-132。 |
1998
〈史料中所見的臺灣平埔族建築〉《中原大學設計學報》1:1-25。 |
1999
〈澎湖社里的領域〉,刊於《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》87:41-96。 |
1996
〈由社區的本質看社區總體營造〉,收于《社區總體營造與文化發展研討會論文集》。臺北:東吳大學(1995,3,1)。 |
2000
〈震災文化資產搶救工作中學界的定位〉《震災地區文化資產搶救工作國際研討會》頁44-58(行政院文建會)。 |
2000
〈澎湖傳統建築分類體系芻議〉《南臺灣鄉土文化學術研討會》。 |
1996
《桃園縣藝文資源資料調查工作計畫》。桃園:桃園縣立文化中心。 |
1996
《藝文資源調查作業手冊(傳統建築及傳統聚落)》(協同主持人)。臺北: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。 |
1996-97
《澎湖望安島六聚落空間與形式之建構》。臺北:行政院國科會。 |
1997
《桃園縣文化藝術長期發展計畫(先期規畫)》(協同主持人)。桃園:桃園縣立文化中心。 |
1998
《高鐵新竹站環境影響評估》(文化資產部分)。臺北:高鐵局。 |
1998
《基隆藝術文化長期發展計畫》。基隆:基隆市立文化中心。 |
1999
〈聚落篇〉、〈建築篇〉《澎湖縣鄉土史料蒐集及研究計畫》。澎湖:澎湖縣立文化中心。 |
1999
《大溪街的聚落與建築》(協同主持人)。桃園:桃園縣立文化中心。 |
1999
《古蹟土地容積移轉講習會文集》(主編)。臺北:內政部。 |
1999
《桃園縣文化休閒導覽手冊》(主編)。桃園:桃園縣立文化中心。 |
1999
《基隆市傳統建築調查研究》。基隆:基隆市立文化中心。 |
1999
《澎湖的產業建築》。臺北:行政院國科會。 |
2000
《九二一大地震受災歷史建築修護範例報告書》(主編)(出版中)。臺北:文化建設委員會。 |
2000
《九二一大地震受災歷史建築複勘報告書》(主編)(出版中)。臺北:文化建設委員會。 |
2000
《桃園縣古蹟日常管理維護手冊》(協同主持人)。桃園:桃園縣政府。 |
1999
〈澎湖的砲臺〉《石老石古石》15:2-30。 |
1999
〈文化資產保存人才培育之淺見〉(師大美術系)。 |
1996
〈「社區」與文化建設:一場盛會、一個討論、一點反省〉,發表於國立藝術學院編《八十四年度全國文藝季精華錄》。 |
1996
〈臺灣傳統建築與古蹟維護〉,發表於內政部辦「內政部八十五年度古蹟管理維護研習會」(1996,5,29)。 |
1997
〈自然的花園:現階段文化活動趨勢的另類省思〉,發表於文建會主辦「第二屆全國文化會議第一階段」北、基、宜、金、馬分區座談(1997,3,18-19)、桃、竹、苗分區坐談會(1997,3,25),收于《第二屆全國文化會議第一階段桃竹苗地區座談會實錄》28-42。 |
1997
〈臺灣傳統建築概述〉,發表於內政部辦「內政部八十六年度古蹟管理維護研習會」(1997,5,7)。 |
1998
〈視覺藝術:建築與室內設計及相關教育措施〉收于《美的心靈》:82-90。臺北:教育廣播電臺。 |
1998
〈臺灣的荷西殖民建築〉《臺灣史蹟研習會講義彙編》頁399-454(臺北文獻會)。 |
1998
〈臺灣的傳統村莊〉《中國農村規劃》(印刷中)。 |
1998
〈澎湖厝〉《西瀛風物》4:1-14。 |
1998
〈臺灣建築鑑賞:由社會文化角度談臺灣建築的歷史源流〉收于《豐厚生命》:167-176。臺北:國立師大藝術學院。 |
1998
〈鹿港店〉。 |
1998
〈基隆的砲臺〉。 |
1998
〈評施植明〈臺灣企業總部摩天大樓建築意象〉〉收于臺大藝術史研究所「臺灣藝術研究
成果發表」(印刷中)。 |
1999
〈澎湖的村莊聚落〉《大地地理雜誌》131:92-101。 |
2000〈失之東隅,收之桑榆:震災後文化資產保存的一點省思〉《文化視窗》16:4-5。 |
2000
〈文資法修訂與桃園縣文化資產保存之因應〉《桃園縣文化藝術長期發展計畫》專31-36(桃園縣立文化中心)。 |
2000
〈澎湖風櫃尾荷蘭城堡:被遺忘的臺灣第一座西式城堡〉《歷史月刊》147:13-17。 |
2000
〈震災地區文化資產搶救國際研討會執行小組報告〉《震災地區文化資產搶救國際研討會文集》。 |
2000
〈真實與真情〉。 |